三星2025年上半年例行性推出Galaxy S25系列,由于扣除应用处理器以外,外型看似变动幅度不大,相机规格也没有显着的更动,不免给消费者一种算是例行性更新的印象,主打影像拍摄的旗舰机Galaxy S25 Ultra也仅更动超广角镜头,再当前中国旗舰手机不断于相机系统堆料、电池容量显着增加下,Galaxy S25 Ultra作为一款品牌象徵的旗舰机似乎就少了些亮点,然而回到实际使用体验,Galaxy S25 Ultra也许是这些Android旗舰机使用上最为直观的一款。

▲Galaxy S25 Ultra的帐面升级不算亮眼,不过整体体验仍旧平衡且易用

▲S Pen收纳机构是使Galaxy S25 Ultra圆边角面积小于另两款Galaxy S25的原因

Galaxy S25 Ultra如果单从外观看,第一印象应该就是修正了延续Galaxy Note系列的稜角边缘设计,改为与另外两款Galaxy S系列相同的圆弧边角,会有这样的变化除了加强家族识别性以外,也是因应自Galaxy S23 Ultra起不再使用曲面萤幕,原本为了修饰3D曲面萤幕的稜角设计就不再是必要的,不过由于顾及S Pen的收纳机构,Galaxy S25 Ultra的圆弧面积相较另两款Galaxy S25缩小不少,整体反而更趋近方形设计。

▲犀牛盾的Gaalxy S25系列基本款保护壳,不知为何目前还未提供磁吸版本

▲镜头开孔并未如先前独立为每个镜头开孔,改为一个不等边五角形大开孔

由于Galaxy S25 Ultra原则上可装进Galaxy S24 Ultra的保护壳,一般人可能会忽略Galaxy S25 Ultra的机身长、宽、高比起Galaxy S24 Ultra都稍稍缩小了一些,虽然只是微乎其微的变小,但在萤幕尺寸不变的前提下,视觉则更为放大、裸机的手感也更紧凑些许;对追求极致相机拍摄体验的消费者也许还会忽略另一个优点,即是Galaxy S25 Ultra由于并未跟进1吋主镜头、大型反射长焦模组,反而使机身的配重相较它牌的旗舰机更平衡。

▲像是笔者就为了桌布把天气跟Now Brief的Widget堆叠

软体与操作体验也是Galaxy S25 Ultra的优势,三星基于典型Android UI延伸的One UI并未刻意的把使用体验搞的像iOS,而是撷取一些能够增强标准Android系统所不足的功能并融入其中,例如此次可以将几个工具Widget堆叠,并像是卡片翻页般的切换,等同可以在使桌面保持整洁之余还能获取所需的资讯;不过全新的Now Bar与Now Brief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明显感受到太明显的功能,不知道是不是笔者的生活过于无趣,当前都只会跳出天气预报...

▲与Google合作的搜寻圈应该还是一般使用者明确知道在使用AI且常用的功能

▲Gemini虽是许多Android手机都可使用的功能,不过Galaxy S25 Ultra则额外提供Gemini Advanced试用

现在Android阵营的旗舰机也陆续强调支援AI功能,虽然目前的趋势是将Google提供的AI功能与一部分品牌的AI功能整合,然而由于三星与Google的深度合作,以及三星及早就投入使用者AI体验发展,在导入One UI 7后的Galaxy S系列旗舰机的AI体验相对更无缝的整合到手机的日常体验;与其透过各种方式告知消费者当前正在使用AI功能,更重要的是如何使消费者不自觉、且直观的使用AI才是重点,Galaxy AI与其说是技术,更是一套体验的平台。

▲电量并未提升是笔者觉得比较可惜一些的地方,毕竟现在手机日常使用最耗电的是萤幕

因为笔者在改使用Galaxy S25 Ultra为日常用机前使用的是具有大电池的它厂旗舰机,虽然Galaxy S25 Ultra采用的Snapdragon 8 Elite的能耗管理相当出色,在不频繁使用手机的工作日返家后的电力也还剩下不少,不过如假日出游比较频繁的开启手机观看社群、拍照的情境下,毕竟当前旗舰手机最主要的耗电来源是萤幕,在差不多大小的萤幕之下,更大的电池对于频繁使用的续航力影响就更为明显,不过三星在纤薄与提高电量之间应该是选择了纤薄。

▲Samsung Wallet仍是当前在唯一支援悠游卡数位票卡的电子钱包服务

在充电相关部分,三星仍未跟进其它Android旗舰机的60W以上超高速快充规格,采用45W有线快速充电,毕竟智慧手机的电池相较笔记型电脑小了许多,充电过程不会维持全功率到最后,尤其越接近满电功率会更为降低,借此延长电池寿命,在帐面上Galaxy S25 Ultra仍可在半小时内将电量充至一半,笔者认为在一般日常使用不是问题,不过恐怕一部分消费者会抱持着虽然我用不到但我不能没有的心态,充电规格较低就又是经常被拿出来放大检视的问题。

▲要透过保护壳才能提供磁吸功能较为可惜,毕竟即便不用于充电搭配周边配件也相当方便

另外,Galaxy S25 Ultra虽在装置端不具备磁吸设计,不过无线充电则改为Qi2 Ready标准,达最高15W无线充电规格,意味着能搭配市面上符合Qi2认证的行动电源与充电板使用,另有磁吸需求,则可利用搭配具备磁吸环的手机保护壳获得支援,不过有点意外的是向来对三星手机配件相当积极的犀牛盾反而未在第一时间推出磁吸版手机壳。

▲除了苹果以外,犀牛盾等周边品牌也提供除了充电外的多款相容MagSafe的磁吸配件(照片为犀牛盾的Pixel 8系列磁吸保护壳与周边)

以笔者的使用状况,比起无线充电反而比较在乎是否具备磁吸功能,毕竟看过一些朋友长时间使用无线充电的手机电池有更明显的膨胀状况,笔者对于现阶段转换效率仍不及有线的无线充电的刻板印象之下还是偏向使用有线充电,但目前许多周边配件品牌都借由磁吸充电的磁吸设计提供有趣的附加配件,除了卡片夹、行动电源、底座外甚至也包括稳定器等等,都是磁吸设计能够提供的特色。

▲Galaxy S25 Ultra仅更新超广角镜头

相机的体验,单从影像表现就如同先前初步测试所说的一样,Galaxy S25 Ultra面对堆料的Android旗舰竞品还是有着相对劣势,毕竟大面积感光元件、新世代技术加持的先天优势摆在眼前,虽然演算法能够一定程度增强影像细节表现,不过若在昏暗环境,其108MP元件的高感光度表现就还是略逊一筹,然而这也是没有比较、没有伤害,毕竟当前其它竞品也只有超旗鑑级产品会不计一切在三个镜头堆料,面对多半旗舰级手机Gaalxy S25 Ultra还是挺难输。

▲更新超广角对使用者可能比较有感的还有微距画质的提升,毕竟在部分微距情境是使用0.6x超广角裁切到1x焦段

▲使用一倍焦段的近拍表现提升有一部分也是受惠超广角镜头升级,因为当前手机会依据光线、距离等条件自行切换镜头

至于增强的超广角镜头对于使用者最实际的效益则是在近拍的部分,因为以Galaxy S25 Ultra预设的相机功能,除了0.6倍的超广角以外,实际上会依据光线、拍摄距离等条件切换镜头,切换时预览会有一瞬间的閃烁,通常镜头切换后视轴也会因此会有些微的变化;其中以一倍预设焦段的微距拍摄下,也会依据距离与光线切换至超广角镜头并进行裁切,是故相较前两代,微距影像的画质应该会是比较容易留意到提升的部分。

▲使用Galaxy S25 Ultra拍摄的照片,昏暗处表现不算差不过比起堆料的竞品则稍稍略逊一筹

倘若只看相机的拍摄结果与规格,Galaxy S25 Ultra也许不那么的亮眼,确实笔者也会希望三星能够进一步的强化相机模组,然而从策略面,考虑到当前消费者手机使用週期延长,三星可确保长期的系统更新与维护期,加上从使用者体验为出发点且流畅的系统体验,三星似乎也不急着在市场需求稳定的旗舰机一口气给予太多变化,而是更专注在利用软体更新方式持续强化体验,借此巩固忠实用户的黏浊度。

▲以笔者个人使用习惯Galaxy S25 Ultra自然握持不会顶到镜头模组还是舒适许多,不过如果如它厂采用大型潜望长焦模组恐怕也会变成卡手的设计

除了少数消费者还可能逐年换机以外,现行用户更倾向二年以上到三年之间为周期更新产品,比起当前是否有酷炫的规格,现在的消费者更希望手机能够尽可能「撑」到不得不更换为止;三星Galaxy S25系列喊出7年安全更新、7次系统升级,至少至2032年Galaxy S25都还能获得升级与维护,考虑到三星的-1旗舰策略,即便拟定5年的手机使用週期,装置也都还能有最新的系统体验与安全防护。

▲虽然觉得少了些惊喜,但Galaxy S25 Ultra的使用体验仍算是最为平衡、容易上手的

从消费者求新求变的心态,Galaxy S25 Ultra与前一代产品升级幅度不算太明显,加上撇除因为应用处理器升级的性能提升、影像表现增强以外,由于提供长期软体维护,即便是Galaxy S24 Ultra甚至Gqalaxy S23 Ultra的用户也能在后续升级后获得多数的功能,然而作为一款对用户使用门槛低、体验全面的旗舰机。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