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萤幕挂灯百花争鸣,不过可视为萤幕挂灯先驅的BenQ明碁的ScreenBar系列虽然单价相对较高,但仍以出色的平均亮度、不反光等特色受到专业使用者的喜爱;不过相较萤幕挂灯,可能比较少消费者留意到BenQ也为了笔电族群推出LaptopBar,在设计使用锂电池为主体,搭配磁吸可分离机制便于搭配笔电使用,同时还有两段式的萤幕灯高度等,对于经常需要出差、苦于光线不稳影响视力的差旅族,LaptopBar可说是出色的护眼神器。

▲LaptopBar是BenQ在2023年推出的笔电用萤幕挂灯,特别针对笔电萤幕边框与携带性使用不同于ScreenBar的设计

BenQ LaptopBar是在2023年所推出的产品,旨在针对笔电使用者提供舒适的额外照明,并因应笔电萤幕尺寸、转轴承重以及传统萤幕挂灯可能遮蔽视讯镜头以及可携带性等情况进行设计,外观则与精品音响设计界有名的丹麦iF金奖工业设计师Torsten Valeur操刀,以铝合金与塑料的结合,采用圆润、锐利并济的极简线条。

▲盒装主要配件包括原厂1.5A充电线与收纳包

▲收纳包将亮源模组的T字型设计与左右两侧隔开

不同于ScreenBar使用USB形式供电,LaptopBar透过一颗类似行动电源设计、约2,550mAh的锂电池机构为LaptopBar提供电力,并透过电子接点设计与灯管结构拆卸,使LaptopBar可以收纳在与外出餐具组差不多的收纳包内,LaptopBar再透过圆形的磁力贴黏贴在笔电上盖后,使LaptopBar可安置在笔电萤幕上方。

▲电源模组基本上是一颗小容量行动电源

▲边缘的L型金属为单臂支架

▲规格标示于单臂支架展开处,提供9.69Wh的标註方式可安全随行登机

作为供电的锂电池组,除了内建的电池以外,还采用非对称单臂转轴支架巧思使LaptopBar能够呈现两段的灯源高度因应不同使用情境,并辅以在磁吸处提供一定的调整角度供上盖在不同角度皆可提供均匀的照明;BenQ强调单臂转轴的绞链使用高强度的MIM金属粉末射出成形技术,可确保2万次的旋转寿命;此外位于转轴底部的电量标示也明确除了mAh以外还有Wh的电量标示,对于近期针对行动电源安全性的飞航安全检查也可确保能够通过检验携带登机。

▲虽然不像ScreenBar为连贯灯组,但LaptopBar的分离灯组仍提供均匀的光线

▲灯管内部有19度遮光避免光线直射眼睛

BenQ LaptopBar的灯组结合BenQ于照明技术的技术,采用可均匀且不易造成萤幕反射的3D环绕光,能使约50公分的照明区域达到500Lux照度,同时透过19度遮光设计避免光线直射眼睛,灯管内则为了降低4W功率LED灯珠产生的金属壳体表面发热,于内部具备高热阻玻璃纤维複合材质使热量更平均分散,避免造成热量集中在灯珠的位置。

▲中间较大的圆形是环境光感知器,小圆点为手势感应

▲单触左方的感测器可切换亮度或色温模式、长按为自动亮度调整

▲亮度模式的滑动列颜色显示是浅蓝色到灰色的渐层

▲色温模式的蓝色与亮度模式的蓝色不同,可轻易分别现在滑动触控对应的模式

灯组的部分则因为LaptopBar的可拆卸与结构紧凑需求,把主要控制设计集中在中央,并整合光感应器、手势感测、滑动式亮度与色温调整,使用时既可在开启后透过光感测器自动的调整亮度,也能轻触自动调光键切换滑动功能改以手动调节亮度;此外滑动触控前端也会因应亮度调整或色温调整呈现不同的颜色指示,其中以浅蓝到黑灰色渐层的亮度为无段调整,而左黄右蓝的色温则提供7段ANSI冷暖色温。

▲包装内的型纸是让使用者可把磁力贴纸黏贴在合适的笔电上盖位置

▲盒装贴纸为一黑一浅金,其低黏性黏着剂为一次性使用、官方可额外购买

在使用前,需要先把盒装中的圆型磁吸贴纸黏在笔电上盖,盒装提供沙金色与黑色各一片,可依据笔电的上盖配色或个人喜好使用,磁吸贴片使用专利的零残胶黏合剂,日后若更换笔电可不留痕迹的去除,但要注意的是由于黏合剂为一次性使用,一旦去除后需要重新加购一整组(与盒装相同、一组两片),同时黏贴前也建议先将上盖擦拭乾净,避免因为油渍、粉尘导致黏着力下降。

▲对准笔电大致中心的地方把磁力贴纸贴上,说明书建议贴上后平均施压放置20分钟后再行使用

▲笔电上盖需有这张磁力贴纸才能吸附LaptopBar

盒装附有一张黏贴在笔电位置的型纸,先将型纸的边缘靠着笔电上盖前缘,并将圆形凹槽尽可能置中后,再将磁力贴纸挑在凹槽内;虽然磁力贴的位置不需太过精准,不过若有强迫症则建议搭配低黏性胶带固定型纸,另外根据说明,磁力贴纸贴上上盖后建议用指腹平均施压后静待至少20分钟再行磁吸LaptopBar使用。

▲灯源模组与电源模组使用三个电子接点供电

使用时BenQ LaptopBar将电源模组有两条横线的一侧与磁力贴纸吸附,由于磁力范围处在电源模组的两条线之间,故可微调高度与角度,不过要注意的是展开单臂转轴后电源模组需上下反转,故灯源模组也须拆下反向安装,这也是LaptopBar的磁吸模组设计是使用三个电子接点连接,因为只要极性配置正确,灯组反转也能正确供电驅动;提供两段高度的用意除了因应不同尺寸的萤幕以外,例如使用视讯镜头进行会议或通话时,也能借由较高的光源避免镜头被灯组照射影响画质。

▲搭配14吋笔电不需展开单臂支架就可覆盖工作区,不过若担心影响视讯镜头还是可再展开

▲展开单臂支架后可对应到约18吋笔电,可从底下光型看到已经远超过14吋笔电的面积

在实际使用LaptopBar时,笔者搭配的是14吋萤幕的机型,在一般情况使用低角度就能够完整覆盖萤幕与键盘范围,同时于使用时也没有出现因为LaptopBar的光源导致萤幕反射的情况,不过由于电池模组具有一定的重量,故上盖翻转到较开的角度会导致上盖向后掀,但在正常使用情境的开阖角度不会有问题,会导致后掀的角度多半也无法使LaptopBar的灯组正常照射,也不是处在实用情境。

▲顶部可进行些许角度的微调,此角度为最低

▲底部最高角度大概是这么高

使用LaptopBar最大的优点就是如同获得一盏能随着笔电萤幕移动的专属且光源最佳化的檯灯,像是笔者在外差旅或外出需要使用笔电工作时,像是有些非商务目的的饭店甚至完全没有桌灯仅依靠顶部的气氛灯照明,或是即便有桌灯但光线会造成萤幕反射或是偏向一侧,更不用说临时在咖啡厅办公往往难有合适的照明。

▲最暖的色温模式

▲最暖色温之下被照明的区域大概是这样的色温

▲冷色系色温会整条都是亮蓝色

▲在相同亮度下键盘被最冷色温照射区域的色温

而且相对在外环境不可控的光源,LaptopBar最大的优点在于亮度、色温皆可控制,除了使用全自动获得对视力保健较佳的亮度外,像是较长时间的文书工作时,笔者会把LaptopBar的色温往暖色系微调,借此提升眼睛的舒适性,而在调整照片时则再切回偏向中性或略冷色调使用;倘若对于光源的衍色性有比较严苛的需求,笔者不敢说LaptopBar的色温100%精准,但比起不可控的环境光至少有7段的ANSI色温可调整。

▲要注意的是展开支架后由于电源模组翻转,USB Type-C线会从萤幕正面看过去的左下方变成右上方

在使用续航力方面,BenQ官方给出全亮度约100分钟、50%亮度约2.5小时的推估续航力,笔者在实际使用采用自动亮度的情况约略在2小时至2.5小时之间,倘若需要使用较长的时间,就需要把电池模组再接上电源;另外虽说LaptopBar采用USB Type-C电源,但也许是考虑到仅为1.5A的规格,故官方建议搭配盒装充电线使用,笔者个人建议使用笔电的充电孔或是提供USB Type-A介面充电孔的充电器,避免因为协定问题导致过充现象。

▲2,550mAh的电量约在正常下提供2.5小时左右电力,笔者是希望能延长到4小时就是了...

针对笔电的LaptopBar相对针对萤幕的ScreenBar是更为小众的产品,同时价格也称不上便宜,但相较市场上充斥许多光有亮度缺乏舒适性的萤幕灯,LaptopBar则是硬底子的使用BenQ长期在光源的技术打造的结果,不仅具有充裕的亮度、更稳定的色温以及不影响萤幕的低眩光,结构设计也颇具巧思,透过磁吸避免固定机构影响笔电边框的视讯镜头,并透过单臂支架提供两段高度,以及使用磁吸使收纳体机缩减等等。

若要鸡蛋里挑骨头,笔者认为毕竟LaptopBar是2013年的产品,电源模组的电量以其体积使用现在的锂电池技术应该可以有更大的容量;不过可以理解当时使用偏小的电量也是考虑到电源模组的重量不能影响笔电上盖的开阖、但同时也要足以搭配磁吸方式能够支撑单臂支架与灯管模组,只是笔者还是会希望在50%亮度的续航力能逼近4小时,不过恐怕要等BenQ日后改版才有机会了。

▲长时间阅读改为暖色调舒服挺多

▲在确定色彩正确性时可调整至比较中性或冷色调

笔者原本也不相信萤幕挂灯对于视觉的影响,但自从办公室多次灯管后,可能因为灯管品牌不同,导致左侧与右侧灯管有些许的色温偏差,后来开始在办公室桌机使用第一代的ScreenBar之后眼睛的舒适性大幅改善,同时对比同事购买的它牌低价萤幕灯的照明效果出色许多(但也反映在价位上,同时第一代ScreenBar长时间使用盒装的原厂线也有点接触不良...),也对LaptopBar有更高的信心。

▲希望下次改版能够采用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源模组

虽然觉得要在简洁的笔电上盖多贴一张磁力贴纸有点排斥,同时还需多带一组LaptopBar,但考虑到由于长时间使用电脑已经对视力造成些许的影响,笔者认为如果有外出至少需要使用30分钟以上的笔电,笔者个人会非常甘愿携带LaptopBar使用,尤其是遇到出差需要入住饭店工作,LaptopBar的稳定光源确实能够有效改善工作环境,尤其有一次在美国入住比较时尚的饭店、室内只有偏蓝、紫色光源,檯灯又离桌子挺远的时候感触更深。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