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于5月下旬发表的LumixS9
挟带着高人气进入消费者的视野,首先最吸睛的莫过于S9的类旁轴的复古外型,再来就是首次加入Lut独立键,方便随时切换风格档,这也是S9卖点之一。除此之外S9支援4:2:210-bit
6K 30p、CK4/4K60p 录影,内建5轴DualI.S.2
机身防手震最高支援到6.5级,具备双原生ISO的优势,在V-LOG下分别支援到ISO640
与ISO4000,而以上这些特色均承袭自S5II,也因此坊间也有摄友戏称S9就是无EVF版本的S5II,所以S9当然也具备PDAF相位式对焦能力!
本篇的主角LumixS9 的体积来到126x 73.9 x 46.7(mm),净重403公克(总重486公克),机身主材质以强化塑料为主,官方这次一共推出五种配色,包括黑、蓝、绿、红,黑银则是亚洲限定色,我想也是多数消费者最想入手的一款。
///Lumix S9 外观与特色介绍
银黑配色
机身正面虽然有大面积的荔枝纹蒙皮,不过为了外型而牺牲的握感倒是有点可惜,除了搭配同时亮相的S-R26饼乾镜之外,其它镜头要单手操作都会辛苦一些。S9搭载2420万画素的CMOS感光元件,与S5II
同样采用「无低通滤镜」设计,因此能带来更扎实且锐利的画质,配备的相位式AF(779点自动对焦)和传统对比式AF(315点自动对焦),面对移动目标时的追焦成功率更高且更轻松;S9拥有DualI.S.
2(双重影像防手震),具备5轴5级的稳定能力(BIS),搭配内建光学防手震(OIS)机构的200mm镜头可让防手震能力提升至6.5级(最望远端)。
机顶一览
S9的机顶结构均集中在右肩,包括曝光模式转盘、一组指令转盘/快门键、录影键、曝光补偿键;让人感到可惜的是机顶?我觉得它跟同为L-mount阵营的Sigmafp 就像是孪生兄弟,都是以录影为取向的机种,因此也舍弃了电子观景窗。
翻转萤幕
S9的机背功能键均集中在右侧,单手就能完成多数操作,但建议搭配手腕带使用比较保险,机背萤幕为常见的侧翻式触控萤幕,解析度为3吋184万点;可惜的是S9的定位偏动态录影,加上紧凑的机身设计因此舍弃了「对焦摇桿」,对焦点的选择上就只能仰赖触控或方向键。萤幕上方可以看到一颗「Lut」独立键,按下后就可以唤出原厂提供或透过APP匯入的描述档,等于是内建VSCO这类的滤镜软体,因为可下载的Lut包罗万象,数量高达上百款且都是免费的,虽然机内仅能储存39种Lut,但相较于它牌内建的滤镜项目来说,这应该称得上是无敌的存在吧?!
麦克风插孔
机身左侧设有一颗「3.5mm麦克风插槽」,机身右侧则提供一具Type-C(传输/充电)与MicroHDMI 输出埠。
机底一览
锂电池的型号与S5II 同为DMW-BLK22,在CIPA的测试标准下约可拍摄430张~470张,储存媒体方面支援SDXC(UHS-II),能应付4:2:210-bit 6K 30p、CK4/4K60p 的高规格录影需求。
///Lut 调色档种类丰富、重点是完全免费
透过LumixLab 这款APP可以免费下载所有的Lut,不论是官方或创作者的Lut皆是免费,而且每款Lut点进去后都有詳细的风格说明,重点还都是中文的,这点对用户来说非常的贴心。
每款Lut除了有繁中说明之外,更能以拉bar方式供使用者快速检视调前、调后的差异。Lut资料库的管理也相当简单,可分别显示装置与相机上的Lut列表,有无传送至相机就一目了然,最多可收藏39个Lut调色档,如果真的装满的话还真叫人眼花缭乱,如果你是喜欢机身直出照片或影片的摄影玩家,那么S9这项独门优势绝对适合你,再也不用羡慕富士、索尼用户啦!一共传了9组Lut调色档,透过翻摄可以从画面中看到Lut即时套色的差异,更直白的说这跟滤镜没啥两样,过去Lut这概念比较常应用在影片上,现在S9将这功能更广泛的应用到了照片上,虽然Sony过去的机种也能匯入Lut,但整合度不像S9+
Lumix Lab APP
这次那么高,不仅操作友善度高、数量庞大、重点是完全免费,这都是它牌所不及的。这次文末的实拍也都是套Lut去作业,几乎没在用机内的标准风格,各位可以感受一下与过去传统色彩的差异。
///AFC + 9fps 追焦表现
虽然S9与自家S5II
有诸多相似之处,不过S9并没有机械快门仅有电子快门,这也可以预见S9会有滚动式快门常会预见的问题,虽然在超快速连拍与预连拍模式下有「AFC+
30fps」的实力,但这模式下一次只能连拍36张(RAW+JPG/JPG),意思就是拍不到两秒就会开始卡弹,因为机内的buffer不够用,而定位较高的S5II
则能连拍200张「RAW+ JPG」。因此追焦连拍测试时,我选择次高的「AFC+
9fps」来进行,此组合最高可连拍55张RAW+JPG或120张以上的JPG。追焦过程中S9可以全时锁定画面中人物的眼睛,不论快速移动或转身依旧能紧紧抓牢,这表现与同样具备PDAF对焦能力的S5II
算是平起平坐。▲以上是连拍时对焦框的作动情形,多数时间S9都能牢牢抓住移动中的人物,以下提供55张连拍中的30张原始大图给各位参考。
///各级感光度比较
S9的标准感光度为ISO100~51200,另外可扩展至ISO50~204800,背照式感光元件加上适中的画素,工作ISO大概落在ISO1600~3200之间,至于堪用值大概在ISO6400~12800,还是得看当下的环境亮度如何,图中测试环境为「ISO400、f/7.1、2s」由此可知这环境其实偏暗也比较能看出机器的真实力。
///动态范围测试
以下是S9在±5EV 的动态范围测试,测试期间感光度固定在ISO100,而透过LightroomCC 拉回后-5EV 的杂讯量并不算多,但色偏较为严重我只能pass,+3EV 开始天空就有明显的断阶,最终接受的程度在-4EV~+2EV。
///6K 30p / 4K 60p 2.5x slow 影片实拍
S9除了可直接录制6K30p/24p 4:2:0 10-bit 高画质影片之外也支援4K60p,不过4K60p 时仅能在APS-C片幅下作业,也就是说焦距需再乘上1.5x,这对广角拍摄时较为不利,如果没有4K60p 的需求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4K30p 这样就没有裁切的问题了。也因为S9不像S5II 内建主动式散热风扇,因此6K最多只能连续录影10分钟,4K也只能连续录影15分钟;此外S9也提供S&Q的选项,拍摄4K60p 可以24p模式进行2.5x慢动作播放,以下影片均有套机内Lut调色档。
///影片防手震测试
我记得「增强影片稳定器」是从G9M2开始才有的功能,过去除了运动摄影机这类内建「超广角+强大的电子防手震」才能手持并带来稳定的画面之外,要单纯倚赖「相机」内建的机身防手震来手持录影;此时搭配的镜头是LumixS 26mmf/8,目前手边最广的也只有这颗,我请麻豆手持走一段自拍来测试稳定效果,建议下面四部影片同时播放,就能看出稳定度之间的差异,当然稳定效果越好,所带来的裁切量也越大这是相对的。
///果冻效应测试
果冻效应时常出现在电子快门或录影的情况下,因为感光元件是采用逐行扫描的方式来记录,如果相机或目标的移动速度过快,造成时间差就容易出现这类的情况,而S9在6K及4K画质下的果冻效应抑制能力差强人意,仅在1080p时表现合格,各位可以参考以下的测试结果。
///双原生ISO表现|V-Log「ISO640 vs. ISO 4000」
标准|ISO5000
V-LOG|ISO5000
S9与S5II 同样支援双原生ISO,理论上表现应该是相同的,包括STD的双原生ISO分别是ISO100(Lo)与ISO640(Hi),在V-LOG下的双原生ISO最高,分别是ISO640(Lo)与ISO4000(Hi),我就用这个设定下去测试夜间环境下的表现。以上是标准色彩与V-Log在ISO5000 下的照片比较,以下则是STD与V-LOG模式下的双原生ISO的影片比较。
▲标准:LOW
▲标准:HIGH
▲V-LOG:LOW
▲V-LOG:HIGH
///Panasonic Lumix S9 综合表现与结语
从型号上就可以知道S9目前就是LumixS
series 之中的小老弟,毕竟往上还有S1系列及S5系列,当然S9的售价也是目前LumixS series
家族里最友善的机型。最初我想大家都是被S9的外型所吸引,造型类似M4/3当年的LX100与GM1,而且有多达五种配色可选择,论颜值它还挺有竞争力的,与S1/
S5
系列的造型截然不同,我想这也是官方想切入年轻市场的策略。S9的定位偏「随拍/VLOG」型态,或许不能像传统相机的角度来看待它,若硬要找对手的话,Sigmafp
系列与SonyZV-E1
都挺接近的,它们均无实体机械快门,也都没有电子观景窗,虽然fp提供了外接EVF(SIGMAEVF-11)的选项,但定价也不是普罗大众容易接受的,建议入手S9之前得先仔细评估自己的需求。
个人认为种类丰富且完全免费的「Lut调色档」是S9最大的优势,底片风格「滤镜」所带来的影响力与成功,我想都验证在富士、理光甚至是新世代索尼相机了,S9能储存的「Lut调色档」高达39种且可以自由替换,APP上所提供的Lut绝对多到让你出现选择障碍,要底片味、IG味、VSCO风格的通通都有,就怕你不用而已,而且可以应用在拍照与影片上,S9真的非常适合习惯JPG直出的玩家。虽然官方定价目前尚未公布,不过已经看到不少店家以NT$54,900的价格进行预购,不过这与同样主打轻巧机身的SonyA7C
II 仅有5K的价差,而A7CII
不仅有EVF更有实体快门帘,E-Mount镜头群的选择还更丰富;如果不是非要6K录影及完整Lut的优势,想要在同级产品中出线实在不容易,接下来只能祈禱松下台湾开个佛心价吧?!
值得讚赏的部份:◎24.2MP
全片幅背照式CMOS且采用无低通滤镜设计◎内建5轴DualI.S.2 机身防手震最高支援到6.5级◎感光度ISO3200
时仍可作为工作值,堪用值则落在ISO6400-12800
之间◎内建双原生ISO,在V-LOG照片样式下的高ISO表现最佳◎内建Lut独立键,可透过LumixLab
匯入大量Lut调色档且完全免费,可玩性高!◎首次加入PDAF相位对焦系统,支援-6EV暗部对焦◎自动对焦模式支援「人脸/人眼/身体」及「动物侦测对焦」◎最高可录制6K30p/25p
4:2:0 10-bit 高画质影片与FHD180fps 慢动作影片可以改进的部份:◎4K 60p 画质下会进行APS-C裁切◎6K/4K
录影时的果冻效应明显◎未内建主动式散热风扇,依录影画质的不同会有时间上的限制◎舍弃机械快门采用纯电子快门,当目标移动速度过快时,会产生无可避免的变形情况◎虽然是产品定位所导致,未内建EVF同时也不提供外接选项就有点可惜◎超高速连拍30fps的可连拍张数仅36张,实用性偏低
Panasonic S9 ‧ 机身直出 JPG(点缩图皆可检视原图大图)
DC-S950mm ISO200 f/1.8 1/160s
DC-S928mm ISO100 f/4.0 1/500s
DC-S9101mm ISO6400 f/7.1 1/25s
DC-S950mm ISO160 f/1.8 1/60s
DC-S9200mm ISO200 f/7.1 1/250s
DC-S969mm ISO3200 f/5.5 1/125s
DC-S950mm ISO200 f/1.8 1/200s
DC-S9200mm ISO100 f/7.1 1/320s
DC-S9200mm ISO100 f/7.1 1/320s
DC-S950mm ISO320 f/1.8 1/60s
DC-S970mm ISO100 f/7.1 1/80s
DC-S956mm ISO100 f/6.8 1/100s
DC-S950mm ISO200 f/1.8 1/1000s
DC-S982mm ISO100 f/5.6 1/160s
DC-S940mm ISO100 f/4.6 1/320s
DC-S950mm ISO100 f/1.8 1/160s
DC-S928mm ISO100 f/5.2 1/320s
DC-S928mm ISO100 f/6.8 1/500s
DC-S950mm ISO400 f/1.8 1/60s
DC-S952mm ISO100 f/5.0 1/125s
DC-S9200mm ISO1000 f/7.1 1/250s
DC-S950mm ISO200 f/1.8 1/640s
DC-S948mm ISO200 f/6.3 1/1600s
DC-S9154mm ISO1250 f/6.6 1/200s
DC-S950mm ISO1000 f/1.8 1/60s
DC-S9180mm ISO100 f/6.9 1/200s
DC-S9148mm ISO500 f/7.1 1/160s
DC-S950mm ISO200 f/1.8 1/800s
DC-S958mm ISO200 f/5.1 1/160s
DC-S9175mm ISO6400 f/7.1 1/80s
DC-S950mm ISO200 f/1.8 1/80s
DC-S9200mm ISO800 f/7.1 1/250s
DC-S9200mm ISO500 f/7.1 1/250s
DC-S950mm ISO200 f/1.8 1/500s
DC-S9117mm ISO160 f/6.1 1/125s
DC-S9200mm ISO6400 f/7.1 1/125s
DC-S950mm ISO1000 f/1.8 1/60s
DC-S9121mm ISO100 f/6.1 1/500s
DC-S985mm ISO6400 f/7.1 1/60s
DC-S950mm ISO200 f/1.8 1/500s
DC-S943mm ISO100 f/4.7 1/500s
DC-S987mm ISO2500 f/6.7 1/100s
DC-S950mm ISO200 f/1.8 1/640s
DC-S963mm ISO100 f/7.1 1/200s
DC-S9121mm ISO6400 f/7.1 1/60s
DC-S950mm ISO250 f/1.8 1/60s
DC-S970mm ISO100 f/5.5 1/100s
DC-S9154mm ISO6400 f/6.7 1/60s
DC-S950mm ISO200 f/1.8 1/400s
DC-S9158mm ISO6400 f/7.1 1/40s
DC-S9113mm ISO100 f/7.1 1/500s
DC-S950mm ISO200 f/1.8 1/400s
DC-S959mm ISO100 f/6.1 1/160s
DC-S928mm ISO2000 f/6.7 1/30s
DC-S950mm ISO200 f/1.8 1/400s
DC-S9200mm ISO6400 f/7.1 1/160s
DC-S928mm ISO100 f/4.0 1/400s
DC-S988mm ISO6400 f/5.9 1/125s
DC-S936mm ISO100 f/4.5 1/80s
DC-S928mm ISO100 f/4.4 1/125s
DC-S950mm ISO200 f/1.8 1/800s
DC-S996mm ISO200 f/5.8 1/125s
DC-S9178mm ISO6400 f/6.9 1/125s
DC-S950mm ISO320 f/1.8 1/60s
DC-S9168mm ISO5000 f/6.8 1/200s
DC-S9200mm ISO5000 f/7.1 1/250s
DC-S950mm ISO200 f/1.8 1/125s
DC-S9200mm ISO100 f/7.1 1/250s
DC-S9124mm ISO200 f/6.2 1/160s
DC-S950mm ISO400 f/1.8 1/60s
DC-S9166mm ISO1250 f/6.7 1/200s
DC-S932mm ISO100 f/6.3 1/60s
DC-S950mm ISO200 f/1.8 1/80s
DC-S9200mm ISO5000 f/7.1 1/250s
DC-S9155mm ISO100 f/6.6 1/250s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